近日,随着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印发,我国历时5年的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宣告完成。打破“天花板”、不再唯学历、论文不做“硬杠杠”,这一系列直指难点痛点的新举措,被认为是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高校教师从中获益,“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扭转,一些在讲台上大放异彩,但不擅长写论文的教师在职称上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起来。
构建多元分类评价体系,没有科研成果照样可评高级职称
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教师芦金荣的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从来不用担心到课率的问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蹭课。今年,因为在3年“教学型特聘教授”聘期内教学业绩突出,芦金荣顺利获评教授职称。他的成功晋升得益于学校出台的《中国药科大学“教学型特聘教授”实施办法》。
“面向坚守教学一线超过10年的副教授,学校特设‘教学型特聘教授’岗位,3年为一个聘期,对期满考核优秀者在职称晋升时对科研业绩不作硬性要求,单设指标,独立评审。”中国药大人事处处长钟文英介绍,目前学校共有6名教师入选教学型特聘教授,其中2人获评教授。
与教学为主型的芦金荣不一样,来自中国药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王颖是一位以科研为主的青年教师,主要承担创新药物研发工作。因为所在团队获得了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王颖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了单独的1个副高职称指标奖励,通过这一绿色通道顺利晋升。
根据不同岗位类型,中国药大制定分类分层次评价标准。“学校后期还将陆续出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类专任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验技术系列教师和辅导员等不同系列教师职称评聘办法。”钟文英告诉记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在各类晋升条件的设置中,构建多元分类评价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对应岗位的发展通道,从而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
南京理工大学将教师岗位细化为“四型七类”,即教学为主型、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实验教师型,其中科研为主型细分为科学研究类、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类和科技科研成果转化类。“如果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果突出,没有论文也可以成为教授。”南理工人事处副处长尤祖明介绍,自2016年实施职称评审改革以来,南理工已经有70余位教师通过分类评价标准,晋升高级职称,极大调动了教师队伍积极性,实现教学和科研同频共振。
评价标准并未降低,“教得好”也有量化指标
“职称改革中,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但并不意味着职称评审的标准降低了。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利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职称评审‘含金量’不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施威表示,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为例,参评教师也有门槛,除了“教得好”,教师还得在教学竞赛、精品课程、教改课题、出版教材、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有突出成就。
南理工采取学生、教师、督导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学规范、学生组织、课堂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的评价。“要想参评教学为主型,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必须达到优秀。”尤祖明告诉记者,此外,每位老师递交的职称参评材料要先匿名送给5位校外专家评审,再上学校评审会。校内学科评审组由长江学者、院士等知名专家组成。同时,为了防止人情分,学科评审组内的专家,三分之一从校外邀请,严格把关。
中国药大推行“代表课”制度,随机调取教师平时上课录像,送校外专家评审,分A、B、C三档,教学为主型必须达到A档。学校还将教师在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纳入“代表性成果”的认定范畴且不限项,根据教学实绩的定量得分,结合同行专家评议结果等对相应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充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克服了主观意识上的“教得好与不好”,最大限度保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记者了解到,在3年的教学型特聘教授的聘期内,芦金荣主讲的课程曾获首批线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他还主持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校级改革项目,主编校级十三五规划教材等,正因为这些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突出业绩,顺利获评教授职称。
“不唯”不等于“不要”,论文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随着职称改革的推进,破“五唯”成为教育评价、教师评价方面的重要导向。采访中,部分高校教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以前论文数是一个相对公正的指标,现在不拿它作为要求,那就没有硬性标准了。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应该是约束性指标,而不该是激励性指标。职称改革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片面强调论文到单纯重视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义务,教学和做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深化科研,在科研中促进教学。”尤祖明认为,不唯论文不等于不要论文,这是共识,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过去一段时间内,不少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闷头写论文,但是光会写理论文章不行,还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施威坦言,前不久学校印发了《综合贡献评价标准》,其中对教师的论文依然有最基本的要求,不能一篇也没有。“学校将单一SCI论文扩展为‘三类高质量论文’,制定高质量论文成果分级目录,促进学科和人才特色化、个性化发展。虽然目前许多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中,论文不再是‘拦路虎’,但高校教师如果不写论文,那么理论水平必定会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
“职称改革中破除‘唯论文’导向也并不是完全不要论文,需要破除的是‘SCI至上’的倾向,同时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论文,而不是数论文数。”钟文英表示,在科研代表性成功评价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在参加职称评审时仅需提供5篇以内代表研究论文、5项以内代表科研成果作为评审材料,强化职称评审质量导向,弱化数量累计,引导教师潜心研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来源:2021年12月2日 南京日报B3版(头条新闻)
通讯员:姜晨 记者:何洁 实习生: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