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繁花复硕果,问君知多少?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4月23日上午,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在该校江宁校区教学楼A楼104智慧教室开讲,来自该校中药学院2019级中药学专业的88名学生济济一堂,正在聆听王旭红教授的专业课程讲授。看似与往常一样的一节课,实则并不寻常,这是一堂跨越两个小时时差的网络同步课堂,远在3800多公里之外的石河子大学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68名学生正在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师生隔空同上一堂课。
当天上午9点30分同步课堂开始之前,中国药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慕课西行”课程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据悉,这是中国药科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的“慕课西行”号召,无偿为远在新疆的石河子大学打造同步课堂,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祖国西部。本次“慕课西行”课程为全国药学类高校首例。
“技术赋能,连接东西。”王旭红教授表示,“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也许没来过南京,没来过中国药科大学,但是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学生们身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远程直播互动智慧教室里,通过智慧树远程直播互动调度系统,接通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沉浸式教室,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即时切换两校课堂画面,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不仅能实时听到课程内容,还能举手发言,与药大师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据介绍,《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药用植物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践性,主要讲述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显微结构、系统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的特征、功效等内容,该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为有效推进“慕课西行”计划,让江苏、新疆两地师生充分交流互动,王旭红教授前期带领团队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方式上,为了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发现问题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旭红教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她采用探讨式、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把实物、影像图片放到理论课中研讨,结合江苏、新疆两地区域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以花、果实为研讨对象,使学生在师生研讨、交流互动中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学好学活知识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她还创新性设计了前置任务完成质量+课中互动参与、师生评分、知识竞赛抢答+期末测试的多元性综合性课程考核体系。
“慕课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方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慕课西行’计划旨在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最美好、最高质量、最公平的教育,尤其是资源匮乏的西部,让更多学生有更丰富的课程选择,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王旭红教授表示,“既然做了,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好,真正让江苏、新疆两地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唐伟方表示,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差距明显。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西部高校专业课程相对匮乏。中国药科大学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非常愿意参与其中,积极践行学校的使命担当,以优质教学资源为载体与西部兄弟院校搭建起远程教育、共享资源的课堂。希望通过精准对接,以点带面,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以大规模在线课程和小规模定制课程相结合,走出一条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之路。
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和社会需求,课程建设注重强化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现已打造出了一批质量高、特色强的精品在线课程资源,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已持续向“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习平台输送在线课程50余门次。上线课程以其强大的教学团队阵容、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建设特点,获得了社会学习者广泛好评和应用。以《药物分析》《中药与美容》为例,自2020年4月上线“学习强国”以来,两门课程点播量达450万次,学习者点赞量近100万次。
来源:2021年4月24日 新华网
通讯员:姜晨、高新柱